全球自贸通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医疗美容业该“整整容”了

   2020-03-27 490
核心提示:发展缺规范产品藏风险维权更艰难医疗美容业该整整容了□ 本报记者张文礼瘦脸、瘦腿、隆鼻说起医疗美容,公众并不陌生。诸如此类
 发展缺规范产品藏风险维权更艰难

医疗美容业该“整整容”了

□ 本报记者张文礼

瘦脸、瘦腿、隆鼻……说起医疗美容,公众并不陌生。诸如此类简明直白的词语,“初次见面”便可快速了解这个行业。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当下,“微整”“微调”成为很多爱美人士的选择。《2018年中国医美行业白皮书》显示,2018年,中国正规医疗美容市场规模高达4953亿元,大部分省份医疗美容机构数以超10%的年增长率上涨;消费者方面,中国约2200万人进行医疗美容消费,“00后”“95后”步入整形大军,占比持续增长。

然而,这样一个“钱途”无限的产业背后,却面临着行业无序发展的现状。

“火爆”背后:乱象频生

2019年7月2日,32岁的王女士在大连艺星医疗美容医院的隆胸手术台上心跳骤停,最终离开了这个世界。此事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王女士的不幸并非个例。从业者缺乏专业技术、重度营销、非法行医、资质监管缺位、药品市场混乱、定价差异大、缺乏精细化运营管理、缺乏统一的行业自律机构……在迅猛的增长速度之下,行业的混乱及不规范现象不可避免地随之而来,严重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曹一作

据介绍,医疗美容是指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与再塑,例如整容、激光脱毛等。而医疗美容机构是指以开展医疗美容诊疗业务为主的医疗机构,它本质上是医疗机构。因此,医疗机构只有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才能开展相关的业务。也就是说,医疗美容从本质上来讲,属于医学范畴。

在淘宝网上,搜索关键词“医美”,各种产品令人眼花缭乱。

一款标价118元的“荣晟械字号医用冷敷贴医美敷料敏感肌肤无菌晒后修护受损肌肤护理”医美产品,付款购买消费者超10万人;另一款标价为198元的“可复美类人胶原蛋白医美医用敷料非面膜修复贴医药祛痘敏感肌5片”医美产品,付款购买人数超过8500人……

行业内部人员的过度宣传、公众对于医美行业的不明就里、相关监管规范存在不足……种种因素叠加,让这个原本属于医疗行业的产业变成了很多从业者所表述的“没什么风险的‘微调’‘微整’‘小手术’”,医美产品也成为消费者随手可及的普通产品。

供不应求:“黑医美”盛行

近年来,我国医疗美容行业持续呈现供不应求的状态,导致市场前景广阔的背后,同时面临着艰难的行业困境和众多社会问题:专业人才与专业机构缺乏,整形外科医生数量远远不足。

根据国际美容整形外科学会此前发布的报告,我国整形医生数量位于全球第三位,但是与排在前两位的美国与巴西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巴西整形医生数量是我国的两倍以上,美国是我国的3倍以上。与我国庞大的人口数量与医疗美容市场需求相比,我国专业的整形医生数量仍有较大缺口。

与专业人才缺乏相伴而生的是“黑医美”“黑医生”的层出不穷。

“加几个微商,你会发现世界上根本没有疑难杂症,小小的整形美容手术更是不在话下了。”这是一位网友戏谑的话。但这句话背后,是医美行业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事实——一家民营医美机构发布的2018年医美行业白皮书显示,中国医美市场共有超过10万家非法执业的工作室、美容院等。而由中国数据研究中心、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发布的《中国医美“地下黑针”白皮书》更是揭露了惊人的信息:数据显示,在“黑医美”市场中,每10名医美从业者中,就有9名“黑医生”。

记者了解到,原卫生部曾在2002年发布过《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明确规定负责实施医疗美容项目的“主诊医师”须为“执业医师”,其中提到执业医师须“经过医疗美容专业培训或进修并合格,或已从事医疗美容临床工作1年以上”。但是,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包括心内科、骨科等科室的医生都在短期培训后成了整形医生。

2019年,国家卫健委相关人士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国家卫健委、中央网信办、公安部等7部门联合部署开展了为期一年的严厉打击非法医疗美容专项行动。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涉医刑事案件、涉药品安全案件1219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899名,捣毁制售假药黑窝点728个,涉案总金额近7亿元。全国共接到投诉举报4646件,办结4417件,对其中1494件投诉举报涉事单位给予行政处罚,反馈实名举报4278件,投诉人对办理情况满意率为98.8%。

医美广告:投诉不断

艾瑞咨询发布的报告显示,医美行业产生的价值主要由渠道与搜索平台获取,占比达30%~50%;医疗服务和药品器械采购,占比仅为15%~25%和10%~20%;获客营销是医疗成本的2~3倍,这必然导致医美机构经营者多通过压缩医疗服务、院内管理等成本,以获得更高利润。这也反映出我国医美行业重获客营销、轻专业医疗的不良现象。

有业内人士表示,正是基于这样的现状,医疗美容机构需要在广告宣传上投入更多资金,与此而来的是,医疗美容广告的“任性”传播。

医疗美容机构强检计量器具未经检定合格、部分非强检计量器具由无校准资质的厂商开展定期校准;医疗美容机构发布“术前、术后”广告照片却无法提供证明;擅自发布“隆胸后坐飞机没有任何影响”“假体隆胸对人体是没有任何伤害的”违法广告……点开市场监管总局和各地市场监管部门的网站,打击非法医疗美容广告的诸多内容,都显示出市场监管部门对医美行业的监管力度始终在持续加码。

同时,随着近年来医疗美容市场的持续扩大,行业投诉也不断增加。全国消协组织的统计显示,自2015年至2019年,我国医美行业相关投诉增加了近13倍多,2019年医美行业投诉6138件,是2015年投诉数量的近13倍多。在对医疗美容服务投诉类别中,有关医疗美容的售后服务、质量、合同分别排名前三位。投诉售后服务占比达到26%,投诉质量问题达到23%,投诉合同问题达22%。

监管加强:洗牌加速

2002年、2011年,我国陆续发布了机构基本标准、分级管理目录;2016年,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成立,针对服务机构的合规化正式开始;2017年,我国在河南、陕西多个省市发起严厉打击非法医美行动;2019年,相关部门针对医美广告,明确了医美平台的广告规范。

记者了解到,原卫生部颁布的《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已施行超过18年。当前,该办法正在修订中,业内人士表示有望在2020年完成修订,新修订的办法将会对行业发展起到较大的规范作用。

“近20年来,我国医疗美容行业发展迅速,难以避免存在各种不规范,不守法等行为。在当前阶段,医疗美容安全问题已经不仅是社会关注的问题,更是受到国家关注的重要问题。”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院长祁佐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由于医疗美容事故造成的一些严重的伤害,对医疗美容行业的打击很大。“政府加强管理,行业加强自律和管理,需要多环节发力才能减少甚至是避免医疗美容事故。”祁佐良认为。

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药学会理事长孙咸泽则建议,要整治行业乱象,破解行业发展痛点,应从综合治理、发挥行业学会等专业组织机构作用、加强行业自律以及科学宣传4个方面着手。

维权建议

国家卫健委表示,按照《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等规定,开展医疗美容服务,机构应当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在醒目位置悬挂,医师应当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并注册在该医疗机构,并在机构内公示其执业资质,医疗美容服务项目应当向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备案。消费者可以通过机构内公示的信息,并通过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官方网站查询机构、人员资质信息,来防范与辨别非法医疗美容机构。

专家认为,随着消费者对于医疗美容机构的售后服务、质量和合同投诉的增加,相关部门应该根据行业市场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对医疗美容服务和药品进行监管,进一步推进医疗美容行业结构性改革,改善行业内重获客营销、轻专业医疗的不良现象。另外,不仅要严厉打击非法医美行为,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公立医院医疗美容科室的公信力,缓解市场需求。

专家提醒,消费者在开展医疗美容项目前,要与相关机构就具体事项签订合同,就双方的服务关系进行书面确认,并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在接受服务过程中,及时索取并保存好医疗费票据、就诊病历、诊断证明等证据,以便日后作为维权的依据。

在医疗美容纠纷中,很多消费者反映一些机构资质不健全,或者违规开展资质范围外的项目。因此,消费者在选择医疗服务机构时,要确认该机构是否取得了许可证,诊疗科目一栏中是否已经注明有医疗美容科目,主诊医师是否具有相应的资质等。

同时,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消费者可以自主选择服务方式,自主决定接受或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消费者在接受医疗美容服务前,应要求美容机构将实施项目的适应症、禁忌症、美容效果、医疗风险、医用材料、负责实施医疗美容项目的主诊医师和注意事项等如实告知,必要时要求出具书面说明或写入合同中,再慎重考虑是否接受服务,切忌轻信微信朋友圈的介绍,或轻易被广告或医疗美容机构诱导。

质量期待

“现在身边想体验和已经体验了医美产品的朋友很多,有些确实效果不尽如人意。如果任由医疗美容行业一直野蛮生长下去,受伤的一定是不明真相的消费者。”有消费者在网络上表示,希望国家相关部门能尽快出台规章制度,整治医美行业乱象,规范医美行业发展。“这是我作为消费者的期盼,但也应该是医美行业良好发展的基本前提。”该消费者表示。

相关部门也正在持续加码,加大监管力度,为行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记者了解到,2011年,山西省相关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服务监管的通知》;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研究中心主任肖苒表示,应加强医疗美容行业管理,完善医疗美容行业监管机制,规范医疗美容市场,减少对求美者造成的人身伤害;2019年3月,四川成都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成都医疗美容行业监管服务工作的意见(试行)》,成为为数不多的出台监管意见的城市之一,明确要求加强医美产品监管、广告发布监管、职业培训监管。如此种种,无不显示出政府部门、业内专家、普通消费者对于规范医疗美容行业发展的呼声和决心。

诸多业内人士表示,从2019年开始,国家明显加大了对医美行业的监管力度,行业开始呈现出更加规范发展的趋势,将会加速行业洗牌,催生更多品牌化的医美产品和机构。业内人士建议,面对行业资质参差不齐、夸大宣传等不良现状,需要社会、政府、企业达成共识,共同参与,制定行业公约,以此推动行业自律,让消费者放心消费、安心消费,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i-maoqu.com/news/show-18356.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更多>同类头条直达
  • admin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头条直达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版权所有:上海环球投资有限公司

沪ICP备1504928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