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自贸通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我省发布“陕西‘一带一路’建设五年成就”主题 系列发布会第三场“科技教育中心”建设情况

   2018-10-08 1850
核心提示:上午10时,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陕西一带一路建设五年成就主题系列发布会第三场。邀请陕西省科技厅副厅长兰新哲先生,陕
 上午10时,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陕西‘一带一路’建设五年成就”主题系列发布会第三场。邀请陕西省科技厅副厅长兰新哲先生,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范永斌先生出席,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安广文主持。

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安广文: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陕西省发改委与陕西省政府新闻办联合举办的新闻发布会。

今天是“陕西‘一带一路’建设五年成就”主题系列发布会的第三场。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省科技厅副厅长兰新哲 先生,省教育厅副厅长范永斌先生。他们将向各位介绍我省科技教育中心建设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下面,首先请兰新哲先生介绍情况。

陕西省科技厅副厅长兰新哲:

尊敬的各位领导,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与媒体记者朋友沟通交流。借此机会,我谨代表陕西省科技厅,向长期以来支持关心陕西科技工作的新闻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年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省科技厅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契机和科技部、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规划》要求,依托省内各类科技创新主体,有效对接和利用全球科技创新资源,着力推进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技术转移等四项行动,以全球化视野谋划和推动合作创新,支持“一带一路”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重点做了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强化制度顶层设计,坚持走创新发展道路

制定出台了我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明确我省“十三五”期间将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实施对外开放合作创新工程,打造丝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推动高新技术企业、科研机构、技术转移机构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国际化。制定了《支持杨凌示范区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落实“自创区”“示范区”“自贸区”各种先行先试政策,推进杨凌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设新型科研机构、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区域协同创新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二、打造科技人文交流通道,科学文化交流氛围浓厚

积极支持在省产学研机构与沿线国家开展多元化科技人文交流。5年来,先后承担举办科技部“发展中国家技术培训班”5期,为墨西哥、苏丹、埃塞俄比亚、蒙古、印度尼西亚、泰国、印度、缅甸、柬埔寨等国家培训学员近200人次;组织和参加国(境)外先进适用技术、科技管理政策培训班20多期,培训管理人员和科技人才100多人(次)。先后举承办了 “一带一路”陕西科技创新创业博览会、中美青年创客大赛、丝绸之路机器人大赛、陕西(深圳)科技创新合作交流会等合作交流活动5场次;组织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以及中俄蒙高新技术产品展览会、东盟博览会先进技术展、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等国内外高端展会和科技洽谈活动10场次。支持举办了“新材料国际发展趋势高层论坛”“国际猕猴桃产业技术报告会”“多年冻土高速公路建设技术国际高层论坛”“一带一路战略下文化与教育高端论坛”“亚太大学联合会年会”等学术交流活动8场次。组织近30批150多人(次)赴国(境)外开展科技合作交流;邀请接待30多个国家和地区来访交流团组及科普夏令团组50多批400多人(次)。

三、统筹国际科技资源,构筑创新合作平台

一是推进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在装备制造、能源环境、生物医药、社会发展、现代农业等领域加快建设和布局一批高效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扩大科技对外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关系。目前,全省共建设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3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71个。以国合基地为载体,建立了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联盟,有效统筹了国际科技资源。通过“项目—人才—基地”相结合的国际科技合作模式,推进国际科技资源协同创新,有效提升了我省国际科技合作的质量和水平。二是推动瞄准国际前沿搭建海外高端人才聚集大平台。除利用国际合作基地吸引海外高端人才外,支持依托西安光机所成立国内首家光电子集成电路先导技术研究院,统筹国内外光电子集成电路领域优势资源,实现高端芯片领域的“筑巢引凤”和“固巢留凤”。 三是创立“一带一路”陕西重点实验室创新联盟。通过联盟搭建“一带一路”科技交流与合作的桥梁,发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各自在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重点实验室方面的优势和特点,聚集“一带一路”同行专家开展学术交流和协同创新,参与“一带一路”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实施联合攻关,促进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深度融通,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移转化,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开放的新格局。

四、拓展科技园区国际合作,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坚持创新引领,依托杨凌示范区开展多边农业科技合作交流,支持建设“国家现代农业国际创新园”以及中美、中哈、中吉等境内外国际科技合作园区和技术培训基地,架起国际农业合作桥梁。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中俄科技合作示范园”,推动中俄企业科技资源共享;支持沣东新城组织中俄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丰富中俄丝路创新园交流内容和项目,为双方优势互补、园区共同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陕西已建和在建的国际创新合作园区超过15个,其中海外园区超过7个。

五、深化国际科技项目带动,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以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带动,吸纳和利用国际创新资源,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5年来,实施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50余项,获支持经费近2亿多元;围绕现代农业、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信息通信、生物制药、资源综合利用等重点领域,支持100余家产学研单位实施省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350余项,投入经费6000多万元。一批企业、高校和研发机构,通过与国外创新研究机构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在相关合作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和进展,带动了一批项目“引进来”与“走出去”。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我省各类创新主体与国外签订技术合同300多项,合同总金额60多亿元。

感谢记者朋友们长期以来一贯地支持我省的科技工作,希望有更多的笔墨宣扬科技进步,以更宽的视野聚焦创新驱动发展。

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安广文:

感谢兰先生的情况介绍。下面,有请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范永斌先生介绍情况。

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范永斌:

记者朋友们,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教育事业的关注。改革开放40周年,尤其“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年来,陕西教育紧紧围绕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战略定位,积极发挥陕西高校资源富集优势,以打造“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为目标,以制度设计、平台建设、人才培养、语言互通等工作为抓手,积极开展“一带一路”教育国际合作交流中心建设,教育国际化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一、制度设计不断完善。近年来,陕西省教育厅坚持以制度设计为引领,先后出台了《陕西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陕西省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实施意见》《教育部与陕西省政府签署的“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国际合作备忘录》等系列文件,对全省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指导省内高校认真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合作交流工作,积极制订五年发展规划或国际合作单项规划,逐步形成了思路清晰、规划有度、重点突出、执行有力的具有陕西特色的教育国际合作交流新格局。

二、搭建平台丰富内涵。立足打造“一带一路”全方位、宽领域的国家教育合作交流新高地,不断推进“丝绸之路”教育合作交流会平台建设。自2014年以来,连续举办五届“一带一路”教育合作交流会,先后有3000余名国内外专家学者参与活动,签署合作协议52项,成立丝绸之路大学联盟、“一带一路”职教联盟等有关联盟和教育研究机构19个,发布丝绸之路经济带年度发展报告等重要成果10项,举办中国传统文化展演展示等活动37场次,平台内涵不断丰富,合作外延不断拓展,成为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开展教育合作的重要渠道。

三、人文交流广泛开展。利用国家赋予陕西自贸区的独特定位,积极探索“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新模式。以多层次人文交流为重点,先后承办第八届亚太翻译论坛、孔子学院大会、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中美青年创客大赛西安赛区比赛等大型中外人文交流活动。持续开展“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千人培训计划”,建设吉尔吉斯中大石油分院等海外培训机构,在我省高校设立土库曼斯坦研究中心。去年在自贸区揭牌的国际汉唐学院和中国书法学院已经参与承办孔子学院大会期间中国书法文创产品展等多项大型活动,开展了中法合编汉语教材等多个国际合作交流项目,成为面向丝路沿线国家推广汉唐文化和书法艺术的生力军。

四、合作办学成果丰硕。发挥陕西高等教育学会中外合作办学分会作为全国首个省级层面中外合作办学管理研究组织的作用,推动多个高水平、高层次中外办学合作项目不断落户陕西。近年来,累计在办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近40个,高职以上非独立法人机构5个、硕士项目6个、本科项目11个、高职项目8个。其中,西北工业大学与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合作举办的联合工程学院列入中英人文交流机制项目;西安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专业是我国第一个阿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中俄交通学院是西部地区首个高职类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并入选自贸区中外人文交流工作建设案例;渭南师范学院莫斯科艺术学院作为西部地区首个艺术类中外合作办学机构,2016年11月在两国总理的见证下正式签署合作协议,纳入中俄人文交流机制重点项目。

五、区域研究方兴未艾。引导高校积极开展“一带一路”国别国情、国际关系、跨国贸易、金融投资等研究,打造面向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进行综合研究的实体平台。2017年6月,教育部批准我省备案建设的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达到12个,其中8个涉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等高校积极开展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位国别区域研究,为中美投资协定谈判、国际能源宪章修订、与相关国家政策互通等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六、专业建设加快推进。充分挖掘我省高校非通用语言教育教学优势,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通用语种专业建设。制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通用语种专业建设规划,在陕西建设我国中西部地区最大的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基地。探索实施非通用语+通用语、外语+专业(方向)的复语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推动非通用语专业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以西安外国语大学为主,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通用语种新专业和复语教育,形成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语言专业群。截至目前,我省高校开设非通用语种21个,新开设的哈萨克语、乌克兰语、波兰语等8个语言课程进展顺利,填补了西部高校在该领域的空白。

七、品牌效应加速释放。大力推进留学陕西品牌建设,基本形成了规模稳定、类别多样、层次清晰的留学生教育发展格局,陕西成为中亚国家学生首选出国留学目的地之一。全省2015年接受留学生8944人;2016年9834人。2017年,共有来自15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万2千名国际学生来陕学习,其中“一带一路”国家留学生6000余名,占我省留学生总数的54%,已连续三年超过我省留学生总数的50%。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特别是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俄罗期等国家成为主要生源国。

八、建设基地优化服务。围绕推进面向丝绸之路带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基地建设,先后成立中亚学院、丝绸之路研究院、西安当代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丝绸之路经济带教育文化交流研究中心等多个教育研究和培训机构。2014年,西北大学中亚学院启动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千人培训计划”。2017年,国内首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工程科技知识中心丝路培训基地落户西安交通大学,目前已为“一带一路”105个国家培养了2682名专业技术人才。西安石油大学已累计为中塔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订单培养两批次60名来陕“百人计划”留学生,为进一步加强陕西乃至我国与丝路沿线国家的能源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九、人才引进模式创新。积极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提升陕西高校科研师资水平。两年内组织省内高校连续举办8场次海外招聘活动,吸引海外近3000名高层次人才参加,签约430余人,其中符合中省重点人才项目申报资质者超过110人。活动社会影响大、参与人数多,引起海外和国内媒体广泛关注,对我省近年来高校人才工作进行了深入宣传。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贯彻落实中央和省上关于“一带一路”建设的文件精神,探索在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新模式,指导学校开拓教育合作项目渠道,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交流不断深化。

谢谢大家!

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安广文:

介绍就到这里。下面请大家围绕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提问的时候,报一下自己所在的新闻单位名称。谢谢。

中国报道杂志记者:

兰厅长,您好。刚才您就“一带一路”科技合作取得的成就进行了介绍,您能否就下步我省在推进“一带一路”科技合作的打算或者说具体措施是什么?

陕西省科技厅副厅长兰新哲:

谢谢您的提问,省科技厅将按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契机,实施“对外开放科技合作创新工程”,不断推动省内各类创新主体与全球科技创新资源的有效对接,努力推进“一带一路”科技合作新局面。

一是继续推进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建设,进一步优化全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际创新园、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和示范型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布局,构建在陕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国际合作格局。同时,深化全省重点实验室国际交流合作,建立“一带一路”重点实验室联盟,推进国内外产学研协同创新,共建国际伙伴实验室,提升重点实验室在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中的支撑引领能力。

二是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围绕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技术需求,支持省内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瞄准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领域和目标,实施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三是继续推进国际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建立以应用为导向的产学研转化机制,促进深化国内外技术转移合作。统筹国际国内科技资源,支持组建一批国际产业创新联盟,建立长期稳定的国际科技合作渠道,有效吸引国际创新资源及成果在我省转化,支持外资在陕设立研发机构和技术转移机构,鼓励陕西企业到海外创办研发机构,开展跨国技术成果转移。

四是继续巩固拓展与丝路国家和地区的科技人文交流与合作,完善科研人员互访机制,采取多种形式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科技管理人员出国培训和开展交流,积极为“一带一路”国家培养培训科技人才。充分利用国际科技会展平台参与合作,帮助省内企业选择合作伙伴、拓宽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模式。

五是继续发挥民间科技组织及团体的重要作用,推进民间科技创新合作交流,搭建民间科技组织合作网络平台。鼓励通过青年交往、志愿者派遣、学术往来与交流等方式,丰富民间科技交往内容。鼓励民间科技组织广泛开展各类科技公益活动。

六是继续做好创新“一带一路”科技合作战略研究,完善和优化开放合作的政策环境,研究制定进一步加强我省科技创新能力开放合作以及加强基础研究、推进高新区创新发展等的政策措施,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加强探索创新。

下一步工作很多重点是这六个方面,我们坚信经过不懈努力,陕西“一带一路”科技合作交流创新工作前景一定很美好。

教育报记者:

近年来,陕西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集中发力,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请问省教育厅未来会采取哪些具体措施鼓励、支持陕西高校积极参与自贸区建设,创新“一带一路”教育合作机制?

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范永斌:

一是继续做好政策谋划。继续贯彻落实中省有关文件精神,探索陕西“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新模式,推动“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搭建教育对外开放平台。完善现有政策框架,指导学校从平台建设、教育交流、国别与区域研究、双向留学、涉外办学等工作重点出发,开拓项目渠道,补齐短板。让学校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有目标、有渠道、有资源、有重点。

二是继续做好放权和服务工作。我厅目前已完成向自贸区权力下放工作:与自贸区5个管委会签订了行政管理事项委托书,委托了3项行政审批事项;印发了《关于委托自贸区内的高等学校自主开展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培训和考试工作的通知》,向自贸区内的高校委托了1项行政审批事项。

所委托4项行政审批事项分别是:

(一)自学考试助学、文化补习、学前教育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设立、分立、合并、变更、终止审批。

(二)民办高等教育助学机构的分立、合并、变更、终止审批。

(三)开办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审批。

(四)高等学校组织高校教师资格培训和考试。

下一步,我们将指导自贸区开展相关权力实施工作,做好服务和监管,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确保老百姓的合法权益。

三是大力推动国际汉唐学院和中国书法学院建设项目。依托西北大学、西安工业大学等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引入部分社会资源,推动国学、武术、书法、中医、戏剧等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和世界各国优秀文化“走进来”,打造“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新高地;通过校企结合,“产学研”结合,探索人文交流和文化产业发展新模式;建设中外文化教育交流基地、传统艺术培训及学历教育基地、国际留学生教育基地、国际留学生双创基地。

陕西广播电视台记者:

陕西在“一带一路”国别区域研究方面开展了哪些具体项目?取得了哪些具体成果?

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范永斌:

近年来,依托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安财经学院等高校开展国别区域研究,设立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法律政策协同创新中心”,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全球健康子联盟、丝绸之路区域合作与发展法律研究院、中国(西安)丝绸之路研究院等研究机构,承担了对中亚和其他丝路沿线国家的大量研究任务。我刚才说包括汉唐书院、中国书法学院这些项目正在做,而且我们的这些具体的研究项目跟机构已经开通许多工作,也取得了很多成效,体现在我给大家刚才介绍的9个方面。

教育部批准备案的我省8所高校的12个国别区域研究中心一年来研究成果喜人。对外交流活动方面,共举办74场学术交流活动,其中12场为国际间交流活动;中心专家学者受邀参加64场大型学术交流会,其中21场为国际会议。课题研究方面,共承担49项课题研究,其中32项为国家级项目;中心专家多次赴相关国家和地区开展实地调研,与当地民众、使馆及其他学术机构交流。成果方面,共撰写相关论文114篇,其中97篇已发表在85类中外重量级期刊、网站上。

比如叙利亚研究中心编纂了《一带一路国别概览》系列丛书共4部,中心专家受邀46次参与央视等节目专访、连线。中东研究所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教育部项目6项,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项,国家部委委托项目多项。发表的27篇论文中,包括1篇SSCI。专著《以色列与“一带一路”:角色与前景》已经出版。南亚研究中心发表的15篇文章中,包括1篇CSSCI。中心举办反恐安全相关培训7次,建立“反恐怖主义信息网”,服务国家安全反恐工作。东北亚研究中心共举办师生交流活动21场。29篇论文发表在25类期刊及大型会议论文集中,其中10类为国外期刊或国际会议论文集。相关具体项目就介绍这么多。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i-maoqu.com/news/show-14192.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更多>同类头条直达
  • admin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头条直达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版权所有:上海环球投资有限公司

沪ICP备15049287号-1